2020年会怎么样?
2019年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一年貌似发生了许多事,似乎又跟我们没啥关系。那些真正跟自己有关系的事,哪怕抓住一两件,也就不枉这一年了!许多人每一天早上醒来,就如同皇帝早朝一样,要把国内国际的大事小事都御览一遍,然后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开始点评,甚至愤怒到破口大骂,那阵势如同废寝忘食的批阅奏章一样!然而,不管是义愤填膺的唾骂,还是无可奈何的哀怨,或者龙颜大悦的满足,这些大事小事都顺着时间的河道漂流而下,无影无踪,最后只剩下自己依然形影单调的遗留在原处,眼睁睁的看着时光远去… 一杯水如果不能加点什么进去,即便被时间煎熬,也最多烧成一杯白开水:寡淡依然,愈发沧桑…
生活的无趣之处在于,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某种固定的轨迹中做着简单的重复。我们以为自己在不停的向前奔跑,其实就像昔日在学校的操场上跑步一样——感觉每一步都在前进,而事实上只是在转圈。只有在转弯处冲出原有轨道才会是真正的前行……
贫穷的核心是消灭未来,这个可能是外力为了自身的存续故意设置的障碍,也可能外力无意中毁掉的可能。然而,绝大多数人还未达到别人施加恶意的影响之前,自己就浑然不知的主动把未来给毁掉了。
在过去的20年中,即便是垃圾如赌场的中国股市也出现过两次牛市,那简直是闭着眼睛随便买都普涨。房地产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更是一路高歌猛进,而且早期没有房票限制。如果要说机会的话,这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大机会。但绝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即便看见了也没有勇气,即便鼓起了勇气也没钱——甚至是用来加杠杆的初始资金都没有。
大到一个国家的崛起,小到个人命运的改变,都必须完成原始积累。觉悟社中曾强烈推荐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清教徒强调过简单的生活并持续投入——即便只是开一个小店也是如此,他们并非守财奴,只是他们的信仰和背后的激励机制指引着他们在生活中将一切资源投入到创造增量的实践之中去。新教伦理所形成的精神结构与当时需要完成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所处的阶段极度契合。于是,在道义和行为两个方面同时为整个社会形成正向循环的结构力量奠定了基础。所有天命昭昭的开拓,即便带着土著的血泪,也是那个特殊阶段生存竞争中勇气与荣耀的结果。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不能完成原始积累,就会如同长期陷入低层次恶性循环之中的非洲人,为了基本的生存施加于彼此的恶意并不比外人更少。特别是南非那种自废武功的愚蠢行为所导致的恶果更是显而易见。
过去的人害怕自己活得不够长寿,现在的人反而害怕自己活得过于长寿。因为未来缺乏保障的生活比死亡更让人感到恐惧。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首先动荡的是人心,继而变化的事人群。人心的动荡让人群的行为更加的絮乱,也更加的无章可循。父辈们即便是在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或者国营工厂里工作,其本质上也是在某种形式的集体农庄中生活——任何一个单元都是封闭又自给自足的独立生存圈子。常年累月固化在那个熟悉的小天地中。身处其中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延着可以预见的行为轨迹重复着每一天的生活,期待着可以被预期的结果。这种各就其位的熟悉感对置身其中的个体,无论从归属感,观念,思维方式,心态和目标等方方面面都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置身于同一“集体农庄”之中的人不仅彼此知根知底,甚至彼此父辈的生活轨迹都一清二楚。这种外部环境把人与真实的世界隔离开来,整个外部环境的变化几乎与自己毫无关系,牵引自己行为甚至喜怒哀乐的是自己所归属的那个小天地的指引。这种驯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一直处于静态的稳定平衡,而这种静态的平衡不仅仅是生活状态,也包括认知和心态。
直到今天,许多人目光所及之处,只有自己一直成长的那个小天地。在这种静态的世界中,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之简单,同时又异常的复杂。在本质上这样的小天地都是某种形式的“村落”。置身其中的人的状态就如同甘地所言:我的村庄就是我整个世界,我的整个世界就是我的村庄。这种简单是置身其中的人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层次决定的。而其内在的复杂则是人与人之间人为造成的结果——既互相嫌弃又无法逃离的复杂性。家庭作为社会基石的最小单元正在加速瓦解,这种瓦解首先源于看见,其次发端于个体的觉醒和独立,最后是双边关系从静态平衡过渡到动态平衡时所引发的坍塌和重组。
千百年来,习惯了在固定的天地间延着固定轨迹通过简单重复去获得预期结果的人,当原有社会结构从最小单元开始走向瓦解和崩溃之时,那种什么都开始变得不确定,一切都变得无章可循,什么都不值得信任的焦虑和恐慌必然弥漫的无处不在,泪中带着笑的无力感会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
人必须连续突破两层制约才有可能走进改变命运的快车道。否则就会被拽回去,锁死在一个无形的轨道之中空转。然而,绝大多数人往往会在第一道屏障面前就缴械投降了!越虚弱的人越会本能的渴望自己是外部世界的中心,外部的一切都应该围绕自己的需要来运转——如果反馈不如预期便会通过发脾气来应对,如果发脾气也没用,就会转向以异想天开来应对——明明自己谁都不是,却总是期待主角光环加身,在想象中无所不能。明明自己无人在意,却总是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的影响到别人的看法、想法,甚至对自己的态度,周围人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在自己的内心引起海啸般的情绪,即便芝麻绿豆点的小事都能纠结半天。情绪总是起伏不定,心情总是很差,状态一直不在线,做事总是拖沓。每一天不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决不罢休——与人相处时没有边界也没有原则,明明自己连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却不断以自我放弃的的方式来“惩罚”别人——搞的似乎真的会有人在乎一样!
每一天都很幸苦,却毫无积累。幸苦挣的钱都化成了朋友圈里用来营造精致生活的道具。那些本金本该用作逮住机会加杠杆的启动资金。然而,为了掩饰自己虚弱卑微又漫无目标,甚至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不仅仅会将本金用于消费而不是投资,而且为了满足情绪的需要往往不惜成本…
许多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会把各种外部条件反复权衡,然而,在任何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却是自身的恐惧。你最害怕什么,往往会为了规避它而不惜代价。人在选择两条路的时候,会把两种选择的各种利弊反复斟酌,唯独会本能的假设自己一直不变,然而,自己才是任何一种选择在未来会产生何种结果的关键所在。换而言之,绝大多数人最大的困境是一直处于自我的禁锢之中而不可自拔,还根本轮不到外部约束给自己造成无法突破的边界。
人在生活中的求存行为,归根结底需要知人,知己,知事。知无对错,心生是非!穿透时空的视野跨度决定了格局;对社会运行底层逻辑的认知精度,决定能走多远;对人性理解的深度,则决定能用到什么样的资源。
见大行远和见微知著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什么样的地图会让人找到什么样的宝藏。没有地图或许也能瞎猫碰到死耗子,然而,轻易获得的东西也会轻易的失去。当生命走到终点之时,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唯独自己留下的痕迹会让那些被影响到的人所铭记。
2020年《结构学》会成书,然后会努力把它发扬光大。不管能影响到多少人,它都是有意义的。越来越感觉责任重大,随着体系的梳理,越来越意识到它会是一门新的学科。最近在加快改写各部分的草稿,甚至不断的撕毁已经写好的内容。为了满足第一批人的诉求,会先在觉悟社中公布。后续还会继续修订。我希望第一个印在纸质上的版本是体系完整和逻辑严密的成果!
今年下半年瞎忙活,一度影响了撰写《结构学》的进度。真正挣钱的事都是上半年干的。上半年避开银行和科技公司,逆流而动,居然能有135%的回报。下半年一直没出手,快到岁末的时候,建仓了一家正在下滑的周期性企业,目前只买了200多万,逢低加仓,相信明年第二季度的时候周期会切换,预估50%的回报。拭目以待,愿赌服输!另外,上半年的时候风声鹤唳,都觉房价要跌,经过深入研究和调查,判断深圳会涨。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手上虽没房票了,依然果断套现持有的格力电器再建仓一套。目前虽涨了不少,但纸面上的涨幅都只是数字,真正感到欣慰的是判断被验证,以及决策和执行时的魄力。这让我很兴奋,因为今天撰写的这本《结构学》是用来指导实践用的。未来的路还长,我们都在自我进化,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即便独行也不会孤独…
《结构学》版权限制,觉悟社内预定!
预订《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
提问到知识星球:守夜人总司令